你会选择改造?还是选择重新建造呢?
选择改造这座已经风雨飘摇了百年的川西民居。
本案坐标成都,屋主是89岁的王奶奶。从1952年,就搬到这座老宅之中,这一住就是69年。
69年的风雨漂泊,既流淌在这栋老宅里,也在她的脸庞上画下了皱纹,不管是奶奶还是儿孙,对这座老宅都怀有深深的感情。因此相比于推倒重建,他们更倾向于重新改造和修缮这座百年老宅。
即便这是一套已经老旧斑驳的老房子,但是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,这样的房子不仅是“房子”那么简单,还藏着旧时的回忆。
因此在改造之中,外观改造这个区域,以修旧如旧的形式为主,并且在内部改造之中,重塑了原有的榫卯结构,让这座百年老宅,依旧能够传承下去。
老宅前的王奶奶,背影阑珊
这是建造于清末民初的老宅,结构是典型的川西穿斗式民居,里面的庭院老旧,并且堆满了杂物。
因为年久失修,在院落之中显得杂乱,不过虽然是两厢房、一下房和正房的“四合头”房,但院内拥有通风天井,还利用廊柱进行连通,因此依稀可以看到老宅原始的风华面貌。
从老宅的天井之中,依稀可以看到老宅原始的面貌,青砖黛瓦,以及经典的石雕元素,如果拆掉的话,着实可惜。
甚至部分天花板还出现了开裂的现象。
屋子里还藏着王奶奶以前的嫁妆箱子,虽然破旧,但这些都是属于王奶奶的老回忆,因此她都舍不得丢掉。
虽然这一座百年老宅不至于倒塌,但是设计师在考察之后,发现了许多问题,并且纳入了改造视线之中。
▼问题1:房屋过于老旧
因为年久失修,再加上经历过几次地震,因此这座建造于清末民初的老宅,已经不符合如今的建筑安全标准。
部分木质结构已经腐败酥烂,无法起到支撑建筑本身的作用。同时通往二层的简易楼梯也显得岌岌可危。
日渐酥栏的房梁结构
渗水的屋顶和墙面
▼问题2:供水问题
因为房屋老旧,并没有进行供水系统优化,全屋仅仅只靠门口的一根细水管进行供水,所有日常用水,比如做饭倒水都需要来回人力搬运。
▼问题3:缺乏便利性
1 留言